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网络已经成为继印刷、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之后的第四大媒介。网络凭借其信息量大、快捷方便等特点迅速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的广泛使用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生存方式,泛指一切由网络派生出来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产品,如博客、论坛、网游等。网络文化作为新信息时代的典型代表受到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热力追捧。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休闲、娱乐的新平台。网络生活成了在校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查信息、发邮件到网游、群聊,以至于开网店、建博客等,大学生们正在尽享网络文化带来的乐趣。
正像当初网络在我国的迅速普及一样,网络文化给大学生们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始料未及的。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方面正在悄悄产生着变化。大学生中出现了网络流行语盛行、网聊网恋泛滥、崇尚暴力情绪、逃课上网成性、沉迷网络游戏等现象,还有的学生出现了交际障碍、孤僻自闭、悲观厌世等心理疾病,这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学习秩序。对于上述问题各高校通常采取限制局域网端口接入的方式来限制学生随意浏览互联网。然而这种以堵为主的策略并非上策,学生们会采取自己申请网口或者直接到校外网吧上网的做法来和学校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这种限制政策既封闭了学生的视野、打击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又加剧了学生和学校的矛盾,更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我们不能惧怕窗外的飞虫进入就把门窗紧闭,因为这样会把新鲜的空气也挡在窗外。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分析,网络文化和其他一切文化形式一样都存在两面性,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要用科学的世界观来对待它,既要看到它的优点,又要看到它的缺点。对于网络文化的流行既要疏,又要堵,疏堵并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点。
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方便快捷、平等开放的特性非常适合当代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本性,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们能够通过浏览网页新闻拓展视野,增长知识;通过登录论坛、上网聊天交流经验、广交朋友;通过各种远程教育网站进行网上学习;还可以通过设立网店、网站等方式拓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网络文化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主观念和独立精神。现在的大学生是80后、90后,从出生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天生和后天的多种因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依赖性强、民主性差的缺点。网络传输的异步性、对等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没有主次高低,没有强迫说教,在网络中学生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和尝试。平等的交流和自主的选择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们的民主意识和独立观念。
网络文化能够增进人际交往,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性格特征。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伙伴关系,这造成了一部分个体性格孤僻、特立独行、缺少合作精神的性格特征,他们不能有效地和同龄人进行交往。这完全有悖于当前社会高速发展所要求的外向型、合作型人才的需求。网络文化的自主性、虚拟性使得网络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简单。网友之间不用见面,不用知道对方是谁,只要兴趣相投就可以成为朋友。网友交流多以共同兴趣为前提,可以为一个共同目标一起努力,交流更加顺畅自然、更易形成真正的友谊,从而加强人际交往,弥补个体性格的不足。
网络文化的广泛传播可以帮助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现在我国的初级和中级教育过分强调竞争精神、学分意识,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网络文化中开放平等的氛围,使得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对于公众事件,众多网友的评说可以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大众舆论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肯定会无形中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如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迅速掀起了捐灾助灾的热潮,中国人民在重大灾难面前表现出了无比的团结和坚强。数以百计、千计的网友在网络社区和论坛上留言、发帖,自发地在各地组织募捐。广大网友用无数的留言表达了中国人的团结和坚强,用一次次的志愿行动体现了中国人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大学生们更是走在了各项助灾行动的前列。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各种消极影响
首先,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长时间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网络社区等虚拟环境不能自拔,造成逃学、厌学情绪等,无法进行正常学习。
其次,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阶段,个体性格可塑性强,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大学生长期留恋网络很容易受到网络“黑色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以及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转向盲目追求享乐、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再次,网络的虚拟性极易导致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在虚拟的网络时空中,大学生缺乏实际的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容易误将网络世界当做现实生活,脱离现实。他们会变得敏感,喜欢独处,抽象思维丰富,不服从现实空间中的社会规范,甚至会出现自卑、抑郁、人格异化等情感和精神问题。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不能因其消极影响而排斥网络的使用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与修养,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扩大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努力消除它的消极影响。
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知识普及与指导,提高大学生自己分析辨别网络内容的能力。学校应利用课堂、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加大对网络知识的宣传,让大学生们全面认识网络的作用。既了解网络的积极作用,又充分认识沉溺网络和浏览不健康网站给自身及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引导大学生们对网上的信息作出独立的思考和正确的判断,建立起正确的评判标准,提高自身对网络文化的辨别能力,自觉地抵制不良网站和内容。
加强校园网络的投入与维护。在软件和硬件层次上提高学校网络的质量,加强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学校应充分利用硬件和软件手段,在校园网上营造校园主流文化氛围,把校园网建设成为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精品网站。并积极开发使用各类过滤黄色和暴力内容的软件和防火墙,阻止不良信息进入网络终端,限制不良信息的蔓延,减轻不良信息造成的后果。
利用网络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网络学习与娱乐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与行为模式。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利用现有的网络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营造一种健康向上、和谐美好的文化氛围。如组织网页设计大赛,课件制作评比,艺术设计大赛,网络歌曲制作,网络素质拓展等有意义的文娱活动,既能使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又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利用网络多媒体形式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充分利用网络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德育教育课。在正确引导下,使大学生们能够自觉地按照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要求来处理网上的各种行为和利益关系,最终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观。
通过讲座、面谈、网络交流、行为纠正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网络依赖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干预,使大学生形成增强对网络的自控力、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模式。广大高教工作者要认真对待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与行为纠正。对学生大众坚持预防为主,引导学生对网络行为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对网络成瘾学生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从认识、行为、心理等方面进行长期的干预。